今年女歌手欣宜贏得『叱咤樂壇女歌手』金獎及『我最喜愛的女歌手』成雙料歌后。 年幼出道的她,經歷過被全港謾罵恥笑,從『最不喜愛』搖身一變『女神』。
她的成長香港人有目共睹,不過她自己又有什麼看法呢?
About『成長』
Q:覺得現在的『自己』和剛出道的『自己』最大分別是?
我想最大分別是那時候的我會更加努力地改變自己迎合大眾,可能也是因為那個年代流行的就是要那樣。
Q:改變是經過累積還是有一個特別的轉折點?
我想轉捩點我發現當我用很多時間去盲目追求這個所謂標準的時候,原來很辛苦,失去了自己的光彩。再加上我們時代和文化的進步,現在大眾市場更加容易接受、甚至流行『與別不同』,時機剛剛好。
Q:很多media(比如電影,電視劇等)普遍都會讓人覺得人生最光輝的日子就是二十代甚至是十代,你覺得你自己的best years已經過了嗎?
我覺得我的Best Years還沒來,因為我覺得我每一年的成長、每個不同經歷、認識的不同人,都會帶給我不同的體會,而這些累積下來就能讓我知道更清楚,了解自己需要甚麼才最快樂。當然,年輕有年輕的好,『中女』的時候也有『中女』的好,但The best years are yet to come.
Q:最期待未來哪個年紀的自己?
Oh my god, 我很期待我七八十歲的時候,兒孫滿堂! 我覺得那時候的我才能夠完全不理會別人的想法,真真正正為自己而活,活得快樂。
Q:對於很早入行的你,在外人眼中似乎很早就知道自己的目標,有沒有建議給那些對於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年輕人?
Wow,其實我覺得我沒資格去給意見或建議。我只是覺得:值得擁有的東西不會容易得到,如果你真的相信那件事那就要堅持。還有要不斷提升自己,增值自己,Hone your skills. (訓練你的技能)
“值得擁有的東西不會容易得到,如果你真的相信那件事那就要堅持。”
About『剛vs柔』
Q:Youtube Q&A片入面說到自己是一個剛柔並重的人,在你心目中剛柔並重的定義是甚麼?
我自己不是特別喜歡用『女性化』和『男性化』去形容任何東西,因為這兩個詞的刻板印象有點偏激,已經不能套用在我們現今的年代和社會。但我說我剛柔並重的意思,是在傳統意義上男性是一個『提供者』,要去『搵食』(笑)。而傳統意義的女性是比較向內,更是一個nurturing(培育者)的角色,而我覺得我兩樣都做到,是讓我很自豪的事情,但其實現代女性很多都一樣。
Q: 你也說過”being soft is great”,但普遍社會會把soft聯想成「柔弱」,你會這樣覺得嗎?
我從小就告訴自己我要tough一點,想讓自己刀槍不入,但其實我一直都是一個眼淺的人,而一直以來我很討厭自己的眼淺,很厭惡流淚的自己。不過漸漸長大後,今年也35歲了,我反而怕太『硬淨』會讓自己變成一個很麻木的人。我覺得擁抱自己柔軟的一面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和享受人生。
“擁抱自己柔軟的一面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和享受人生。”
About『Joyce』
Q: 去年臨近聖誕推出的《I’m not lonely》說的是擁抱獨處時光,這兩年因為疫情大家在家中的時間很多,怎樣做才能在孤獨的時候不感到孤單呢?
其實我也是因為疫情關係才開始學會怎樣和自己相處。我曾經有一首歌《關於寂寞》,裡面有一句歌詞是『孤單只不過是脆弱裏字眼』,我想讓自己懂得獨處,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孤單。所以希望我身邊的人,我疼的人——包括我的歌迷,也一樣,學會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,多疼愛自己。其實疼愛自己可以很簡單,譬如在家裡點個蠟燭,敷一片面膜,好好和自己相處。
Q:出道多年,普遍大眾可能只會在意你形象或人氣上的改變,你覺得這麼多年在音樂上你有甚麼改變是希望大眾能注意到的?
我出入行時候的音樂比較safe,選的歌路也是大眾更容易接受的。但現在的我,譬如在我新專輯《Joyce To The World》,我會更勇敢做出不同曲風的嘗試,更多發揮我自己的個人特質。
Q:覺得自己在音樂上的品味有沒有改變?
我讀書的時候喜歡聽R&B和Hip hop,所以我很受這兩個genre影響,但我自己作品裡面還沒有很多這類型的歌,接下來我也想作出這方向的嘗試。但其實到現在我還是一樣最愛聽R&B和Hip hop,這方面並沒有變(笑)。
Q:有沒有覺得值得推薦的歌手?
是我同公司的同事,因為接觸多了我也聽多了他的作品,就是Jay Fung馮允謙!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唱作人,雖然他在過去這一年開始得到不少人的支持,但我覺得他值得更多人去愛他,值得更多人聽他的音樂。
欣宜 – But I’m Not Lonely
文:蝶離
攝:Provided by Media Asia